1. 剧本讨论。立体影片制作客户的要求,电影银幕,主要诉求点,制作师交流与沟通。
2. 概念设计。业内通用的专业立体电影流程前期制作,内容包括根据剧本绘制的动画场景、角色、道具等的二维设计以及整体动画风格(色调,节奏,情绪,泥塑---魔戒,星战,银幕巨幕,绿巨人等)定位工作,给后面三维制作提供参考。
3. 分镜故事板。根据文字创意剧本进行的实际制作的分镜头工作,手绘图画构筑出画面,解释镜头运动,银幕,讲述情节。
4. 粗模。在三维软件中由建模人员制作出故事的场景、角色、道具的粗略模型,为故事板做准备。用3D粗模根据剧本和分镜故事板制作出。其中包括软件中摄像机机位摆放安排、基本动画、镜头时间定制等知识。根据概念设计以及客户、监制、导演等的综合意见,在三维软件中进行模型的精准制作,是终动画成片中的全部“演员”。
5. 贴图材质。根据概念设计以及客户、监制、导演等的综合意见,对3D模型“化妆”,进行色彩、纹理、质感等的设定工作。
6.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对3D中需要动画的模型(主要为角色)进行动画前的一些变形、动作驱动等相关设置,为动画师做好预备工作,提供动画解决方案。
7. 分镜动画。参考剧本、分镜故事板,动画师会根据Layout的镜头和时间,给角色或其它需要活动的对象制作出每个镜头的表演动画,有人工设定关键帧,也有动作捕o捉器。
8.灯光。根据前期概念设计的风格定位,由灯光师对动画场景进行照亮、细致的描绘、材质的精细调节,把握每个镜头的渲染气氛。
9. 3D效果。若干种烟、雾、火、水光效在三维软件(Maya)中的实际制作表现方法。
10. 分层渲染。动画、灯光制作完成后,由渲染人员根据后期合成师的意见把各镜头文件分层渲染,提供合成用的图层和通道。
11.用渲染的各图层影像,由后期人员合成完整成片,并根据客户及监制、导演意见剪辑成不同版本,以供不同需要用。
立体电影的原理:
立体电影(ANAGLYPH):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亦称“3D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出现于1922年。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通过观众的3D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
立体电影
放映立体电影时,两台放影机以一定方式放置,并将两个画面点对点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个银幕内。在每台投影机的镜头前都必须加一片偏光镜,一台是横向偏振片,一台是纵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舞台与银幕,这样银幕就将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观众的眼睛里。观众观看电影时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镜,左右镜片的偏振方向必须与投影机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过滤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画面,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放映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放映的画面。这些画面经过大脑综合后,就产生了立体视觉。